98858vip威尼斯下载-2024最新GREENMAX

智慧城市与智能交通的千丝万缕

时间:2019年07月01日    浏览数:

智慧城市

1、  智慧城市概念

2009年,IBM提出“智慧地球”概念,国内也随之提出“智慧城市”相应概念。近两年,经过1.0-3.0阶段后,智慧城市建设幅度增加。

首先,产业政策日趋明朗。2012年中国住建部办公厅发布《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》;201612月,中国发布《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》,在原有评标基础上对相关考核标准和建设标准进行新的指导;20194月,发改委印发《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》,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要求和标准。

其次,技术条件逐渐成熟。由最初的传感器技术到云计算、大数据技术,计算资源已经具备建设智慧城市的能力和基础。网络的发展速度已经达到智慧城市的发展和要求,5G技术的商用能够满足各部门需求。物联网标准成型,搭建了智慧城市网络的“血液系统”。

第三,商业模式从尝试到落地。尽管政策上对“智慧”板块略有调整,但资本方和承建方仍在研究不同的建设模式。

2、  建设智慧城市的原因

城市治理:在面对恐怖袭击,自然灾害,应急指挥、交通拥堵等问题时仍然有需要提升的空间。

民生福祉:区域教育失衡、医疗卫生条件待完善、最多跑一次等,促使对智慧城市有更高的要求和标准。

产业发展:投资建设智慧城市并不单纯是设备购进,采集到的数据要如何应用?是否对城市经济和产业发展有益处?基于上述需求,智慧城市仍需深度挖掘。

环境生态:虽然环境情况有所改善,但整体环境仍然需要深层次的治理。

3、  智慧城市建设的困扰

信息资源建设重视不足。在调研过程中,部门的需求是否会以智慧化形式体现,如何以数据化形式体现,在需求方并没有明确标准。

信息资源共享困难。标准不统一,格式不一致;多头采集、重复采集;缺乏共享交换机制,“有路无车”、“有车无货”现象严重。

数据缺乏开放利用。各部门传感器仅发挥单一作用,无法实现综合性采集。

4、智慧城市建成效果

有效的城市管理。在市政行业角度,各方面流程、管理有滞后性,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提高管理水平。

高质量的公众服务。只有做到高质量服务,才能做到李总理强调的“最多跑一次”,才能让群众真正感受到智慧城市智慧于何处。

多元的产业发展。现阶段产业发展不能单纯考虑投资带来的连锁价值,智能交通体系建设目前是通过对违法车辆和行人的管控,以及停车产业对政府财政提供支持,如何为政府挖掘出更多的产业是主要问题。

智慧城市与智能交通

根据资料统计,2008年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76.6亿,十年后的2017年市场规模增长了4.9倍,达到456.7亿。过去十年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合计2100+亿,市场复合增长率为22%

当资本方和新兴企业进入,如何在体系之内用20年的综合积累稳住市场,并提供更好的服务,甚至进入智慧城市市场是最需要思考的问题。

未来要更加细致和落地,随着公安交管部门对指挥交通的需求愈发清晰,标准愈发高,更加落地化服务好客户为未来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。同时产业要多元化,用公安交警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可以为城市共享,确保行业内地位。

随着城市建设力度加强,产品需求会愈发明显,随之而来的是对产品性能和特定采集设备的挑战。